
(图为壬辰年西山万寿宫传度现场摄影:蓬莱外史)
在我们玄门中,想要成为一位能与“神灵”沟通的道士必须要经过传度与授箓两种道教仪式方可达到。其中,通过传度仪式将成为正式的玄门弟子(道士),而通过授箓仪式将成为可在法坛上与“神灵”沟通的玄门弟子。
一、传度
传度 谓教门师尊向弟子传授度世之道法。道教重视师承关系,接受师承时,必须立誓守戒,不二法门,亦礼拜三师(度师、保举师,监度师),然后才得传度世之法。《道藏》有《太上传度仪》一卷。
出家 指道士的修行方式。道教中出家有两种、—为出恩爱之家,另一为出诸有之家。出恩爱之家指上离父母之亲,下辞祖宗之嗣,弃世俗荣华富、儿女私情,去询请玄业,参习道教经典教义、法术武功。出诸有之有家指道士入道门之后,勤行修炼,免离三涂,离三界爱,登人九清(贾善翔 《太上出家传度仪》)。出家在在道教中占有重要地位。一人出家。九祖沾恩,出家议式十分严格。道徒在出家授度仪式上首先礼拜三师,听讲出家因缘,告别父母、礼拜君王、礼拜自家先祖,拜别亲知友朋,然后由度师脱去俗衣、穿着道履、道裙、道服、道冠,手执道简,传授初真戒条,表示万式成为道门弟子,从此称谓“十戒弟子’、或“智慧十戒弟子”.“太上初真弟子”,号“白简道士”。道土每授一种经戒、都要准备表示坚守诺言的信物,用朱笔书写姓名、年、月日等,授度完毕,将其一分为二,法师与弟子各持—半,作为道士出家的凭证,也作为师徒之间的信物。师徒反目,道士还俗,法师将半份信物还给道徒,师徒关系解除。隋唐之际,道派不同、授经不同,授戒的品位不同信物的多寡和种类也不同,除信物外,还要立定授戒盟文,盟文写在所受戒条之后,内容包括:受戒弟子姓名。出生年、月、日,籍贯 受戒法师姓名,道观名称等。
通常,传度仪式在道观的大殿内举行:第一步,受传度的修道者沐浴清洁身体,并依照传度礼仪身着崭新的道袍,跪在大殿神像前。其次,高功法师上表,念咒掐决,在受传度者头顶书金光符与护身符。然后受传度者接受高功法师授予的传度度牒,跪拜,传度仪式基本完成。
如果传度的高功法师系传度者的师父,则高功法师会根据修道者的性格、生理等特点,为他选择一尊本尊(神),传授如何修持本尊法,以及设立万法宗坛等道法道术。
同时作为师父为了去除弟子的五毒习气,开显本身道气,特迎请诸天神仙或本派祖师,为弟子传八大护身法器,以使弟子取得诸天神仙或祖师的神力法威,并有摄持及调伏众生的能力。个别有悟性的弟子,高功法师也可传其秘之心法及特殊的道术以使弟子获得修习自身脉、气与驾驭道术的能力。
传度的意义在于本师通过身心的智慧、通神通灵的技能、精深的道法道术,可能是一句话、一种指引、一种显现,令弟子证悟自心本性,传承道教精神,度可度之拥有仙缘者。
目前,镇江润州道院每年定期举行道教传度仪式,该仪式的举行受到了广大道教居士的一直欢迎,届时来传度的弟子来自全国各地和港台、海外地区。仪式十分隆重严肃。
二、授箓
道教中的“箓”通常指记录有关天官功曹、十方神仙名属,召役神吏,施行功法术的牒文。
正一派道士只有得受法箓,才能名登天曹,才能有道位神职。有了道位神职的道士,其斋醮中的章词,才能奉达天庭,才能得到神灵护佑,反之斋醮章词无效。而获得“箓”的仪式,即称为授箓。
授箓的意义是“戒除情性,止塞愆非,制断恶根,发生道业,从凡人圣,自始及终,先从戒箓,然始登真。”
目前,在道教中可进行授箓的只有位于江西龙虎山的嗣汉天师府。
综上所述,不难看出,在玄门中只有通过传度仪式的玄门弟子才具备参加授箓仪式的资格。也就是说,传度是授箓的前提。
作者单位镇江市润州道院

-
十殿阎王之二楚江王
地狱共分十殿,楚江王为第二殿阎王,楚江王主掌大海之底, 正南方沃焦石下的活大地狱。 此地狱纵横八千...
-
道家的神仙和佛教的佛菩萨有什么区别
朱高杰道长手绘六十甲子图之一首先必须明确, 大罗金仙不落轮回道教的仙道并非佛教的天人道。要想知道道家...
-
关圣帝君
关圣帝君,即在中国道教神话传说和民间信仰的三国时期蜀国大将----关羽,五虎上将之首,字云长,美须髯...
-
斗姥元君
斗姥元君乃先天元始之阴神也。因其形相象征道体。故又称「先天道姥」,谓为象道之母也。是道教信奉的女神又...
-
清源妙道真君二郎神
提起二郎神,人们便会想到那个长着三只眼、手使三尖两刃枪、带着细犬、腾云驾雾的神将形象来。但如果有人...
-
黄大仙
广州赤松黄大仙祠在我国东南沿海,尤其在港澳地区人们普遍信仰一位神仙,他就是黄大仙。 黄大仙亦称赤松黄...
-
走进道教
在人类文明发展到经济与科技都空前繁荣的今天,同时也显现出了对宗教的极大兴趣。抛开“宗教与科学”这个...
-
三缘四正论
一、序言予作此《三缘四正论》,虽然是些庸俗的白话,但内容深刻。人能遵此行为做事,方与人道无亏,大矣伟...
-
从“承负”观道教的“报应”
资料图而今社会,因果已然不仅仅是佛教徒的口头禅,很多场合都有人在说因果,道因果。但是因果到底是什么?...
-
玄一道人注解:三皈五戒
三皈五戒是道教戒律中的最基本戒律,初入道者(出家或在家)必先遵依。《初真戒律》云:凡初入太上正宗法...
-
修道如牧牛
白云深处有宫观一座,有一位老道长常在厨房做事。有一次,老道长正在厨房里忙活,他的一位入道不久的小徒...
-
拿起毛笔的那一刻,您最想知道的都在这里
上海松江岳庙“国学夏令营暨抄经书法培训班” 一、什么是抄经 抄经就是写经,也就是书写经文。抄经就是...
-
天罡护体功
应各位气武爱好者的强烈要求,将秘不外传的天罡护体功整理出来。本功上功快,得气猛,7至10天手掌有气感...
-
武当蛇形剑
龟蛇是武当道教的奉祀神灵,也是传说中玄武神的象征。蛇形剑是武当剑术中的精华,它是一路鲜为人知的内家象...
-
武当派的站桩功
站功:站功俗称为站桩功,也称为无极桩功或无极桩,混元桩,浑圆桩。站桩目的是为了练内功,内功的形成主...
-
硬气功的修炼方法
各派硬气功的修炼方法或简或异,千姿百态,千变万化,但功效大多差不多,而且都不外乎呼吸、异引、排打、发...
-
松溪童子功
童子功又名桶子功,它是武当松溪内家拳的内壮功法之一。此功法系李良鸽先生所传,它动作简单,易学易练,对...
-
八卦掌
八卦掌又称游身八卦掌,八卦连环掌,是一种以掌法变换和行步走转为主的拳术。由于它运动时纵横交错﹐分为四...
-
道家养生之抗衰功
1、男子功 兜肾囊:一只手扶小腹,另一只手将肾囊向上兜,可速做六十至九十次,然后换手,也做六十至...
-
老年人气功修炼中按摩的...
老年人气血已衰,在气功修炼中,以按摩来辅助筑基,防偏纠偏,以至提高功力,可谓相得益彰。 调和阴阳,...
-
道家养生抗衰功
1、男子功 兜肾囊:一只手扶小腹,另一只手将肾囊向上兜,可速做六十至九十次,然后换手,也做六十至九...
-
道家养生卧功
下边介绍这四势功法,针对性很强,只要认真练习,定能收到定效果。 导引术练习者不论男女老少及体质状况...
-
道家养生之八段锦
八段锦是一种由八节动作组成的传统养生健身运动方法。全套动作精炼,运动量适度,其每节 动作的设计,都...
-
道家养生之大雁功
(一)基本要求起式时身体直立,两脚平行分开与肩同宽。头微上顶,双肩放松,两臂自然下垂于体侧。掌心内向...
-
太平道创始人张角
张角(140-184),钜鹿(今河北宁晋县)人,黄巾起义军首领,太平道创始人。张角早年信奉黄老学说...
-
祖天师张道陵
张道陵 (34—156)道教创始人。第一代天师。本名张陵,东汉沛国丰邑(今江苏丰县)人。道书载:为...
-
帛和与他的帛家道
帛和又名护,字仲理,东汉益州巴郡(今四川重庆市嘉陵江北岸)人。曾到隆虑山,今河南林县西)学道。又到...
-
万古丹经王魏伯阳
道教在东汉草创阶段,从朝廷到民间,都因他和养生术有密切的关系,所以,人们都向往之。养生术主要是指炼...
-
嗣师张衡
嗣师张衡(?-179年),字灵真,道陵之长子。东汉永寿二年(156年)袭教。衡少博学,隐居不仕。有...
-
南华真人庄子
庄子是我国先秦(战国)时期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和文学家。原系楚国公族,楚庄王后裔,后因乱迁至宋国...
-
近现代道教介绍
鸦片战争使中国进入了半封建半殖民地的社会。道教不仅受清统治者的抑制,也受到帝国主义侵华势力的影响,...
-
中国近现代文化发展的总体...
中文系主任温儒敏在讲座开始之前对王教授做了简单介绍:他是最近二十年现代文学研究、文学理论界的杰出学...
-
解析近代北京寺庙的类型结...
寺庙是宗教社会主要的建筑实体。近代京城承袭千年古都宗教文化的遗产,儒、释、道宫观寺庙众多,为全国都市...
-
开封近代著名道长记略
李礼冠出生于清光绪十九年(公元1893年),祖上虽是官宦人家,但至李礼冠父辈时已经家道中落,仅温饱度...
-
教派人物陈撄宁
陈撄宁道号圆顿子,生于清光绪六年(1880年)。祖籍安徽怀宁,世居安庆苏家巷。幼承家学,熟读儒...
-
教派人物刘名瑞
刘名瑞(1839-1932)全真道南无派第二十代宗师。顺天府宛平县人。字琇峰,号盼蟾子,别号敲蹻道...
-
道教门派
历通少林精髓五拳十八式,将其统纳于十段棉长拳之中,变战斗搏击之法为史上还有正一宗(祖師张道陵)、全...
-
武当派
武当派兴起于明代,由张三丰于湖北均县武当山创立,固称武当派、武当道。以供奉真武大帝为主神。其实,...
-
武当山道教教派
北宋以前,武当山道教无明显宗派区分。以其宗教行为而论,大体分为丹鼎派和符箓派。其明显的门派区分,应...
-
道家正一派
正一道支派。由清代龙虎山道士娄近垣开启,以江西龙虎山为中心。娄近垣《重修龙虎山志》卷二《官府》条:...
-
道教宣真派
道教宣真派又称乐舞生,自称为道教正一派的信徒,因为崇拜真武大帝而被称为宣真派,但《诸真宗派总簿》中...
-
道教蓬莱派
道教蓬莱派,亦称三丰祖师蓬莱派,属全真支派,相传创派祖师为吕洞宾与张三丰。蓬莱派的最初创派情况已经...
-
天下都城隍帝庙
天下都城隍位于山西省东南部长治县城东南25公里西火镇城隍岭(原名天紫岭)上,经唐、宋、元、明各朝皆...
-
苏州玄妙观
玄妙观,位于苏州市观前街,创建于西晋咸宁二年(公元276年),玄妙观极盛时有殿宇30 余座,是西晋时...
-
镇江三茅宫
1995年8月15日,位于辛丰镇横山凹道教圣地三茅宫内,香烟缭绕生辉,钟鼓磐鼎齐鸣,10多名道士身披...
-
苏州穹窿山上真观
位于姑苏城西20公里的穹窿山,钟灵毓秀,峰峦起伏,岭道纡曲,峻峭深幽,素有“吴中第一峰”之称。许多美...
-
道教领地之北岳恒山
很久以前已听说恒山 ,那是源于中国五岳的美名。对于一个不爱爬山的我而言,小山尚算一个挑战,更别说这...
-
长治市玉皇观
玉皇观位于长治市南宋树,是一座规模较大的道教建筑。创建年代不详,元、明、清均有修葺。山门为五层屋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