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位于姑苏城西20公里的穹窿山,钟灵毓秀,峰峦起伏,岭道纡曲,峻峭深幽,素有“吴中第一峰”之称。许多美丽动人的传说,使这座充满灵气的名山,又被誉为“穹窿福地”。

上真观选址很有特色:面向苏州古城,背靠小王山,东邻佛教名山灵岩山,南与香山桃花岭等诸胜同脉毗邻,峰峦连绵起伏,犹如游龙翻腾之状,气势磅礴。
道观依山势而建,气势宏伟,与自然巧妙结合。观内主要建筑均沿中轴线排列,从东向西,由低至高,都为单檐砖瓦纯木结构。山门正中悬挂乾隆皇帝亲笔御书“穹窿山”横匾和“上真观”竖额;出山门殿向上,是一幅青石九龙巨壁,显示出这里作为曾经的皇家道院的巍峨气象。
上真观历史很悠久。据《穹窿山志》载,西汉初元年间,出身望族的茅盈、茅固、茅衷兄弟三人上穹窿山修炼,皆得道成仙,当时曾修茅君殿,现在还留有“断碑”残迹。关于汉代茅姓三兄弟得道成仙的故事,汉晋间已流传。据《神仙传》载,晋时已为其立庙,历代以其为司命之仙,道教奉为历代祖师之一。因弟兄三人居茅山,后称三茅真君。
据《光福志》载:“宋天禧间,真宗诏天复废业重建穹窿上真道院为观。”“天复”为唐昭宗年号,可见唐代穹窿山已有“上真道院”。北宋时改名为“上真观”,南宋时又改名为“朝真观”。元末,殿宇遭火焚而毁。明初,穹窿山的上真观殿宇颇多,香火极盛。
上真观最著名的道士,当属清顺治年间的传奇道士施道渊,号铁竹道人,因善于修炼道家内功,人称施大法师或施炼师。施道渊曾从王常月受戒,为全真龙门派第八代,后改宗正一,开创穹窿山支派。他曾为李自成部下,后看破红尘,回穹窿山隐居,深居简出,修道养身。当时道观已衰败。传说有一天,施道渊在念玉皇经时,正逢清顺治皇帝的叔叔裕亲王路过穹窿山麓,隐约听到山上人声鼎沸,剑鸣马嘶,感到好生奇怪。于是登峰到山顶,只见数间茅屋,进屋仅见一位道人正襟危坐,口中念念有词,感到此人非同一般。于是,裕亲王奏报朝廷,清廷赐额“上真观”,赐施道渊号“养元抱一宣教演化法师”,并拨帑兴建上真观。不数年,规模大盛。
施道渊在修复上真观的同时,还注重整理道教斋醮科仪和道教音乐,为江南和苏州的道教发展立下了卓越的功勋,特别是使道教音乐更具地方风韵,形成了独具地方特色的吴地风格。他的行谊功德在苏州及其毗邻地区,至今仍有深广的影响。
上真观后来历经康熙、乾隆、道光、同治几朝修建,规模空前。双阙巍峨,琼宫璀璨,危楼杰阁耸插霄汉,遂使兹山名胜于吴中。上真观之所以成为江南道教的胜地,除其地址优越、景致宜人外,与它作为皇家宫观也有很大的关系。清乾隆皇帝曾以帝王之尊,6次移驾上真观,这在历朝历代中是罕见的。
清末时,上真观有房2000余间,分36房分管。殿宇星罗棋布,建筑宏伟。清顾诒禄《铁竹道人画像》云:“时吴中道院之盛,首推穹窿。”当时穹窿山的上真观已成为名副其实的“江南第一观”。
此后,上真观渐趋衰落。特别是抗战时期,愁山忧云,诸事晦暗,上真观曾受破坏,殿宇大部分毁于大火。
从1991年开始,上真观在原址上逐步恢复,新建一批道教建筑和景点。1996年,上真观作为宗教活动场所正式对外开放。自1996年开放后,由于整体规划不够完整,所造殿堂比较凌乱,为打造“江南第一观”的品牌,2007年,经政府有关部门批复同意,实施扩建修复,经过几年的努力,目前上真观已初具规模。
历经二千年风风雨雨的穹窿山上真观,见证着沧海桑田的变迁。积淀着深厚宗教历史文化的穹窿上真观,将继续辉煌地展示在世人面前!

-
泉州玄妙观
泉州玄妙观在福建省泉州市城内东部。始建于西晋太康年间 (280~289),初名白云庙;唐神龙元年(7...
-
郴州景星观
景星观,座落在郴州市被誉为道教“第十八福地”的苏仙岭。其建筑风格为民居式,上下两厅,中有天井,厢房四...
-
天下都城隍帝庙
天下都城隍位于山西省东南部长治县城东南25公里西火镇城隍岭(原名天紫岭)上,经唐、宋、元、明各朝皆...
-
仙人洞道观
在贵阳城东水口寺,有一座植被丰茂、地势险峻的高山,名为“仙人洞”,是贵阳重要的道教圣地。此山又名铜鼓...
-
宁夏玉皇阁
玉皇阁坐落在银川兴庆区解放东街和玉皇阁南、北街的交会处。 此阁始建年代无从查考,从明代《弘治宁夏...
-
莲花山三霄观
莲花山,耸立在宁夏回族自治区同心县境内豫旺古镇南端绵延起伏的群山中,它峰峦层叠,浑圆巍峨,远观如莲花...
-
南京天后宫
位于姑苏城西20公里的穹窿山,钟灵毓秀,峰峦起伏,岭道纡曲,峻峭深幽,素有“吴中第一峰”之称。许多...
-
南京天后宫
南京人都知道,下关区有个天妃宫,可升州路488号的天后宫,就很少有人知道了。在荒废了数十年之后,昨...
-
淮安东岳庙
淮安东岳庙位于江苏省淮安市楚州区淮城镇岳庙东街,是淮安仅存的千年道教古庙。现为淮安市市级文物保护单...
-
南京方山洞玄观
方山洞玄观座落的方山位于江苏南京市江宁大学城西南方向、与中国传媒大学南广学院一路之隔。海拔208米...
-
镇江市润州道院
江苏镇江市西区金牛山,俗名小牛山,又名逍遥山,古有小茅山之称。其山锺灵毓秀,南、中、北三峰,峰虽不...
-
淮安三元宫
淮安三元宫,座落在江苏省淮安市楚州区板闸南街,明万历巳未年(1619),榷使庄起元建。后正殿被火焚...
-
天罡护体功
应各位气武爱好者的强烈要求,将秘不外传的天罡护体功整理出来。本功上功快,得气猛,7至10天手掌有气感...
-
武当蛇形剑
龟蛇是武当道教的奉祀神灵,也是传说中玄武神的象征。蛇形剑是武当剑术中的精华,它是一路鲜为人知的内家象...
-
武当派的站桩功
站功:站功俗称为站桩功,也称为无极桩功或无极桩,混元桩,浑圆桩。站桩目的是为了练内功,内功的形成主...
-
硬气功的修炼方法
各派硬气功的修炼方法或简或异,千姿百态,千变万化,但功效大多差不多,而且都不外乎呼吸、异引、排打、发...
-
松溪童子功
童子功又名桶子功,它是武当松溪内家拳的内壮功法之一。此功法系李良鸽先生所传,它动作简单,易学易练,对...
-
八卦掌
八卦掌又称游身八卦掌,八卦连环掌,是一种以掌法变换和行步走转为主的拳术。由于它运动时纵横交错﹐分为四...
-
道家养生之抗衰功
1、男子功 兜肾囊:一只手扶小腹,另一只手将肾囊向上兜,可速做六十至九十次,然后换手,也做六十至...
-
老年人气功修炼中按摩的...
老年人气血已衰,在气功修炼中,以按摩来辅助筑基,防偏纠偏,以至提高功力,可谓相得益彰。 调和阴阳,...
-
道家养生抗衰功
1、男子功 兜肾囊:一只手扶小腹,另一只手将肾囊向上兜,可速做六十至九十次,然后换手,也做六十至九...
-
道家养生卧功
下边介绍这四势功法,针对性很强,只要认真练习,定能收到定效果。 导引术练习者不论男女老少及体质状况...
-
道家养生之八段锦
八段锦是一种由八节动作组成的传统养生健身运动方法。全套动作精炼,运动量适度,其每节 动作的设计,都...
-
道家养生之大雁功
(一)基本要求起式时身体直立,两脚平行分开与肩同宽。头微上顶,双肩放松,两臂自然下垂于体侧。掌心内向...
-
太平道创始人张角
张角(140-184),钜鹿(今河北宁晋县)人,黄巾起义军首领,太平道创始人。张角早年信奉黄老学说...
-
祖天师张道陵
张道陵 (34—156)道教创始人。第一代天师。本名张陵,东汉沛国丰邑(今江苏丰县)人。道书载:为...
-
帛和与他的帛家道
帛和又名护,字仲理,东汉益州巴郡(今四川重庆市嘉陵江北岸)人。曾到隆虑山,今河南林县西)学道。又到...
-
万古丹经王魏伯阳
道教在东汉草创阶段,从朝廷到民间,都因他和养生术有密切的关系,所以,人们都向往之。养生术主要是指炼...
-
嗣师张衡
嗣师张衡(?-179年),字灵真,道陵之长子。东汉永寿二年(156年)袭教。衡少博学,隐居不仕。有...
-
南华真人庄子
庄子是我国先秦(战国)时期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和文学家。原系楚国公族,楚庄王后裔,后因乱迁至宋国...
-
近现代道教介绍
鸦片战争使中国进入了半封建半殖民地的社会。道教不仅受清统治者的抑制,也受到帝国主义侵华势力的影响,...
-
中国近现代文化发展的总体...
中文系主任温儒敏在讲座开始之前对王教授做了简单介绍:他是最近二十年现代文学研究、文学理论界的杰出学...
-
解析近代北京寺庙的类型结...
寺庙是宗教社会主要的建筑实体。近代京城承袭千年古都宗教文化的遗产,儒、释、道宫观寺庙众多,为全国都市...
-
开封近代著名道长记略
李礼冠出生于清光绪十九年(公元1893年),祖上虽是官宦人家,但至李礼冠父辈时已经家道中落,仅温饱度...
-
教派人物陈撄宁
陈撄宁道号圆顿子,生于清光绪六年(1880年)。祖籍安徽怀宁,世居安庆苏家巷。幼承家学,熟读儒...
-
教派人物刘名瑞
刘名瑞(1839-1932)全真道南无派第二十代宗师。顺天府宛平县人。字琇峰,号盼蟾子,别号敲蹻道...
-
道教门派
历通少林精髓五拳十八式,将其统纳于十段棉长拳之中,变战斗搏击之法为史上还有正一宗(祖師张道陵)、全...
-
武当派
武当派兴起于明代,由张三丰于湖北均县武当山创立,固称武当派、武当道。以供奉真武大帝为主神。其实,...
-
武当山道教教派
北宋以前,武当山道教无明显宗派区分。以其宗教行为而论,大体分为丹鼎派和符箓派。其明显的门派区分,应...
-
道家正一派
正一道支派。由清代龙虎山道士娄近垣开启,以江西龙虎山为中心。娄近垣《重修龙虎山志》卷二《官府》条:...
-
道教宣真派
道教宣真派又称乐舞生,自称为道教正一派的信徒,因为崇拜真武大帝而被称为宣真派,但《诸真宗派总簿》中...
-
道教蓬莱派
道教蓬莱派,亦称三丰祖师蓬莱派,属全真支派,相传创派祖师为吕洞宾与张三丰。蓬莱派的最初创派情况已经...
-
天下都城隍帝庙
天下都城隍位于山西省东南部长治县城东南25公里西火镇城隍岭(原名天紫岭)上,经唐、宋、元、明各朝皆...
-
苏州玄妙观
玄妙观,位于苏州市观前街,创建于西晋咸宁二年(公元276年),玄妙观极盛时有殿宇30 余座,是西晋时...
-
镇江三茅宫
1995年8月15日,位于辛丰镇横山凹道教圣地三茅宫内,香烟缭绕生辉,钟鼓磐鼎齐鸣,10多名道士身披...
-
苏州穹窿山上真观
位于姑苏城西20公里的穹窿山,钟灵毓秀,峰峦起伏,岭道纡曲,峻峭深幽,素有“吴中第一峰”之称。许多美...
-
道教领地之北岳恒山
很久以前已听说恒山 ,那是源于中国五岳的美名。对于一个不爱爬山的我而言,小山尚算一个挑战,更别说这...
-
长治市玉皇观
玉皇观位于长治市南宋树,是一座规模较大的道教建筑。创建年代不详,元、明、清均有修葺。山门为五层屋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