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提起二郎神,人们便会想到那个长着三只眼、手使三尖两刃枪、带着细犬、腾云驾雾的神将形象来。但如果有人追问二郎神的“家乡籍贯”,恐怕很少有人回答得上来。其实,典籍中写得很清楚。《辞海》中注:“二郎神,神话人物。小说《西游记》、《封神演义》及戏剧《宝莲灯》等俱引用。《宝莲灯》称二郎神为三圣母(华山圣母)之兄,住灌江口。小说称二郎神姓杨,名戬,住灌口。”《西游记》第六回是这样描述的: 仪容清俊貌堂堂,两耳垂肩目有光。头戴三山飞凤帽,身穿一领淡鹅黄。缕金靴衬盘龙袜,玉带团花八宝妆。腰挎弹弓新月样,手执三尖两刃枪。斧劈桃山曾救母,弹打棕罗双凤凰。力诛八怪声名远,义结梅山七圣行。心高不识天家眷,性傲归神住灌江。赤诚昭惠英灵圣,显化无边号二郎。这首诗既概括了二郎神的外貌特征、“工作简历”、“社会关系”,最后也点明了他的“家乡”住在灌江。
灌江(或灌江口、灌口)今究竟在何方?
说法不一。一说今四川省原来的灌县灌口今天的都江堰灌口镇,二郎神疑为从李冰的次子故事转变而来,据说此地有二王庙古迹有杨戬牵引哮天犬手拿三尖两刃枪在上世纪中叶被改变.在二王庙后面的灵岩寺有黑风洞,号称直通华山。一说为今响水县陈家港东北的灌河口。四川省灌县为二郎神家乡有案可稽,响水县灌河口为二郎神住址更有事实根据。一从地理位置上看。二郎神“家”住灌河口更为妥贴。灌河,一称“潮河”,西接南北六塘河,东通大海,为天然人海河道,历史悠久,气势磅礴,潮涨如万马奔腾,潮落跌水轰鸣,数里皆闻水响,自古就很有名气。《西游记》作者吴承恩为淮安人,响水与淮安毗邻。据说,当年吴承恩写《西游记》曾乘舟顺灌河而下,渡黄海至花果山一路实地采访。灌河口与花果山近在咫尺,唇齿相依,吴承恩写到花果山很自然要涉及灌河,于是在《西游记》中便写出了“二郎神大战灌江口”这一段。二从传说及史实上看。二郎神“家”住灌河口更为合理。《西游记》中所说的“灌江口”与我们这里的“灌河口”仅一字之差。灌河古称“灌江”,灌江口即为灌河口。多年来,妇孺皆知,灌河两岸一直流传着二郎神住灌河口的神话传说。事实上,今距灌河口不远的陈家港从前曾叫过“二圣港”,就因二郎神而得名,“二圣”就是“二郎神”,二郎神称为“二圣”或“小圣”,神通广大,“显化无边”,他与齐天大圣孙悟空齐名,当年孙悟空在天上偷了王母娘娘的蟠桃,窃了太上老君的仙丹,反上灵宵宝殿,大闹天宫,无人能敌,后逃往花果山,玉皇大帝无奈,派二郎神前往捉拿,互相斗法显神通,最后在众神协助下,“小圣施威降大圣”,终将孙悟空捉拿住,并押上天庭,面见玉帝,然后二郎神仍回到灌口,由此可见二郎神的本领了得。据老人说,“二圣港”直到1925年才改称为“陈家港”。过去陈家港近海还曾建有一座二圣庙,专为供奉二郎神,香火颇盛,清末渐圮,今遗址尚存。我们在《西游记》第六回中还可以找到“二圣庙的影子”,书中写道:“却说那大圣已至灌江口,摇身一变,变作二郎爷爷的模样,按下云头,径人庙里,鬼判不能相认,一个个磕头迎接”。瞬间,二郎神赶到,撞进庙门,大圣见了,现出本相道:‘郎君不消嚷,庙宇已姓孙了’。这庙宇大概就是写的二圣港的二圣庙。到这里,也许有人要说,《西游记》乃神话小说,其中人物、地点、事件纯属虚构,把神话中的灌江(灌江口)说成就是现实中的灌河口,似乎牵强附会。但是文学是社会生活的反映,神话中的神仙鬼怪、地狱天堂等超现实的东西,看上去似乎是作家凭空想象的、虚构的,其实,乃是以社会生活为基础的,是离不开人们的现实生活的。《西游记》中的花果山就是以连云港市的花果山为原型来写的,这一点学术界已有定论。你如果有机会到花果山,就会发现花果山确有水帘洞、天池、七十二洞、猴嘴石、八戒石……所见所闻,无不与《西游记》中的神话和典故有关,据此可以推断,“二郎神大战灌江口”确是以现在的灌河口为典型环境来描写的。
如此说来,二郎神的“家乡”就在今响水县灌河口,确实是有理有据、合情合理的。

-
告各位同胞书
今在网络中,时常遇到被外道或 民间打着道教旗号的江湖术士蒙蔽和迷惑的人,内心思绪万千,道教历史悠久...
-
中国道教的地域性差异
近年来,在各类全国性的宗教抽样问卷调查中,已经注意到中国宗教分布在地域上的巨大差异,以及由此带来的...
-
生命文化的现代诠释
近日,生命文化与休闲养生高端论坛在中国休闲养生之都安徽省休宁县举行。此次论坛以专题演讲与开放对话的...
-
也说美国“道长”的俗与不俗
中国的道观寺庙往往藏于名山大川,相比之下,美国的教堂大多林立在人口稠密的乡间小镇和城市社区。教堂的...
-
明师难得与隐师易遇
修道的人都知道明师难得。明师贵在一个“明”字,不仅明理,更是一个光明之人,他的身心性命的光明能照亮...
-
访道记
按语:《访道记》原名《访道家常话》,是我2010年八月初甘陕访道归来所写,贴出八篇后招来某些博友的...
-
黄大仙
广州赤松黄大仙祠在我国东南沿海,尤其在港澳地区人们普遍信仰一位神仙,他就是黄大仙。 黄大仙亦称赤松黄...
-
玄女的起源、职能及演变
玄女亦称九天玄女,民间往往尊之为玄女娘娘或九天玄女娘娘等。对于这一中国古代神话、道教以及民间传说与祭...
-
十殿阎王之三宋帝王
宋帝王,司掌大海之底,东南沃石下,黑绳大地狱,此重纵广亦五百由由旬,亦另设十六小地狱。一名咸卤小地狱...
-
太白金星
太白金星是道教神仙中知名度最高的神之一,在普通百姓中的影响很大,现今人们对他的认识就是一位白发苍苍、...
-
灶神
灶神,也称灶王、灶君、灶王爷、灶公灶母、东厨司命、灶司爷爷(浙江衢州称),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的司饮食...
-
道教二十八星宿和四大神兽
【注音】èr shí bā xīng xiù 【释义】我国古代天文学家把天空中可见的星分成二十八组...
-
天罡护体功
应各位气武爱好者的强烈要求,将秘不外传的天罡护体功整理出来。本功上功快,得气猛,7至10天手掌有气感...
-
武当蛇形剑
龟蛇是武当道教的奉祀神灵,也是传说中玄武神的象征。蛇形剑是武当剑术中的精华,它是一路鲜为人知的内家象...
-
武当派的站桩功
站功:站功俗称为站桩功,也称为无极桩功或无极桩,混元桩,浑圆桩。站桩目的是为了练内功,内功的形成主...
-
硬气功的修炼方法
各派硬气功的修炼方法或简或异,千姿百态,千变万化,但功效大多差不多,而且都不外乎呼吸、异引、排打、发...
-
松溪童子功
童子功又名桶子功,它是武当松溪内家拳的内壮功法之一。此功法系李良鸽先生所传,它动作简单,易学易练,对...
-
八卦掌
八卦掌又称游身八卦掌,八卦连环掌,是一种以掌法变换和行步走转为主的拳术。由于它运动时纵横交错﹐分为四...
-
道家养生之抗衰功
1、男子功 兜肾囊:一只手扶小腹,另一只手将肾囊向上兜,可速做六十至九十次,然后换手,也做六十至...
-
老年人气功修炼中按摩的...
老年人气血已衰,在气功修炼中,以按摩来辅助筑基,防偏纠偏,以至提高功力,可谓相得益彰。 调和阴阳,...
-
道家养生抗衰功
1、男子功 兜肾囊:一只手扶小腹,另一只手将肾囊向上兜,可速做六十至九十次,然后换手,也做六十至九...
-
道家养生卧功
下边介绍这四势功法,针对性很强,只要认真练习,定能收到定效果。 导引术练习者不论男女老少及体质状况...
-
道家养生之八段锦
八段锦是一种由八节动作组成的传统养生健身运动方法。全套动作精炼,运动量适度,其每节 动作的设计,都...
-
道家养生之大雁功
(一)基本要求起式时身体直立,两脚平行分开与肩同宽。头微上顶,双肩放松,两臂自然下垂于体侧。掌心内向...
-
太平道创始人张角
张角(140-184),钜鹿(今河北宁晋县)人,黄巾起义军首领,太平道创始人。张角早年信奉黄老学说...
-
祖天师张道陵
张道陵 (34—156)道教创始人。第一代天师。本名张陵,东汉沛国丰邑(今江苏丰县)人。道书载:为...
-
帛和与他的帛家道
帛和又名护,字仲理,东汉益州巴郡(今四川重庆市嘉陵江北岸)人。曾到隆虑山,今河南林县西)学道。又到...
-
万古丹经王魏伯阳
道教在东汉草创阶段,从朝廷到民间,都因他和养生术有密切的关系,所以,人们都向往之。养生术主要是指炼...
-
嗣师张衡
嗣师张衡(?-179年),字灵真,道陵之长子。东汉永寿二年(156年)袭教。衡少博学,隐居不仕。有...
-
南华真人庄子
庄子是我国先秦(战国)时期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和文学家。原系楚国公族,楚庄王后裔,后因乱迁至宋国...
-
近现代道教介绍
鸦片战争使中国进入了半封建半殖民地的社会。道教不仅受清统治者的抑制,也受到帝国主义侵华势力的影响,...
-
中国近现代文化发展的总体...
中文系主任温儒敏在讲座开始之前对王教授做了简单介绍:他是最近二十年现代文学研究、文学理论界的杰出学...
-
解析近代北京寺庙的类型结...
寺庙是宗教社会主要的建筑实体。近代京城承袭千年古都宗教文化的遗产,儒、释、道宫观寺庙众多,为全国都市...
-
开封近代著名道长记略
李礼冠出生于清光绪十九年(公元1893年),祖上虽是官宦人家,但至李礼冠父辈时已经家道中落,仅温饱度...
-
教派人物陈撄宁
陈撄宁道号圆顿子,生于清光绪六年(1880年)。祖籍安徽怀宁,世居安庆苏家巷。幼承家学,熟读儒...
-
教派人物刘名瑞
刘名瑞(1839-1932)全真道南无派第二十代宗师。顺天府宛平县人。字琇峰,号盼蟾子,别号敲蹻道...
-
道教门派
历通少林精髓五拳十八式,将其统纳于十段棉长拳之中,变战斗搏击之法为史上还有正一宗(祖師张道陵)、全...
-
武当派
武当派兴起于明代,由张三丰于湖北均县武当山创立,固称武当派、武当道。以供奉真武大帝为主神。其实,...
-
武当山道教教派
北宋以前,武当山道教无明显宗派区分。以其宗教行为而论,大体分为丹鼎派和符箓派。其明显的门派区分,应...
-
道家正一派
正一道支派。由清代龙虎山道士娄近垣开启,以江西龙虎山为中心。娄近垣《重修龙虎山志》卷二《官府》条:...
-
道教宣真派
道教宣真派又称乐舞生,自称为道教正一派的信徒,因为崇拜真武大帝而被称为宣真派,但《诸真宗派总簿》中...
-
道教蓬莱派
道教蓬莱派,亦称三丰祖师蓬莱派,属全真支派,相传创派祖师为吕洞宾与张三丰。蓬莱派的最初创派情况已经...
-
天下都城隍帝庙
天下都城隍位于山西省东南部长治县城东南25公里西火镇城隍岭(原名天紫岭)上,经唐、宋、元、明各朝皆...
-
苏州玄妙观
玄妙观,位于苏州市观前街,创建于西晋咸宁二年(公元276年),玄妙观极盛时有殿宇30 余座,是西晋时...
-
镇江三茅宫
1995年8月15日,位于辛丰镇横山凹道教圣地三茅宫内,香烟缭绕生辉,钟鼓磐鼎齐鸣,10多名道士身披...
-
苏州穹窿山上真观
位于姑苏城西20公里的穹窿山,钟灵毓秀,峰峦起伏,岭道纡曲,峻峭深幽,素有“吴中第一峰”之称。许多美...
-
道教领地之北岳恒山
很久以前已听说恒山 ,那是源于中国五岳的美名。对于一个不爱爬山的我而言,小山尚算一个挑战,更别说这...
-
长治市玉皇观
玉皇观位于长治市南宋树,是一座规模较大的道教建筑。创建年代不详,元、明、清均有修葺。山门为五层屋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