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吉林市地处祖国北疆长白山余脉的松花江畔,历史悠长,钟灵毓秀。考古发现的旧石器时期遗址说明,早在十几万年前这里便有古人类生活。一万年前的新石器时期遗址更是星罗棋布。吉林城西的西团山,便是中国西团山文化的发现地、命名(断代)地。中原商周时期,满族的先民肃慎人便已在这里渔猎生息,并与中央王朝有着友好的密切贡赉往来。到了汉代,古夫余人强盛起来,在吉林建立了中国东北地区第一个奴隶制国家——夫余国。之后,吉林地区一直是勿吉、高句丽及渤海、辽、金、元、明、清各时期的松花江畔的重镇。
清代,吉林城名为吉林乌喇。“吉林乌喇”为满语,吉林乃“沿”之意,乌喇乃“江”之意,即“沿江之城池”。康熙二十一年(公元1682年),清圣祖爱新觉罗•玄烨率数万人马东巡至此,视查吉林船厂及吉林水师营备战情况。之后,便发动了对沙皇俄国武装侵略的雅克萨自卫反击战,取得了重大胜利,迫使沙俄侵略者坐在了谈判桌前,签定了平等的《中俄尼布楚条约》,使中俄北方边疆得到了200多年的平稳安定。康熙皇帝在吉林城检阅吉林水师时,见吉林乌喇城内外彩旗招展、松花江上战舰云集、满汉八旗兵气宇轩昂十分高兴,即兴赋诗一首。因御诗中有“貔貅健甲皆精锐,千船万舰屯江城”之诗句,故后人雅称塞北吉林古城为“北国江城”。
吉林市是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也是一座充满了神秘色彩的古城。清魏声和撰《吉林地理经要》载:“吉林城山环水复,江流转曲,拥抱回护,气势结聚,诚天然之都会。”据古志书所载:吉林城其布局如八卦图中之阴阳仪,城内为阴仪,江南一带平原为阳仪。又有四象、五行、八卦、九星、左辅右弼之势。
吉林城的山川地理堪舆形胜确实如古人所言,松花江三环回护绕城而去,在吉林城形成了一个巨大的反S形。如果以中心画圆,可形成一个如《永吉县志》所说的类似八卦图的阴阳仪。吉林城位北为阴仪;江南平原位南为阳仪。易经八卦讲,二仪生四象:东、西、南、北。吉林城有东青龙(龙潭山)、西白虎(小白山)、南朱雀(朱雀山)、北玄武(玄天岭),号称四大名山。
吉林城五行俱全,龙潭山位东,属木;小白山位西,属金;朱雀山位南,属火;玄天岭,位北,属水;吉林城位中,属中央土。八卦图中的八经卦为:乾、坤、震、巽、坎、离、艮、兑,位于阴阳两仪的八方。九星即道家讲的天蓬、天内、天冲、天辅、天禽、天心、天任、天柱、天英诸星宿。这八卦、九星是指吉林城外环绕高耸的崇山峻岭。左辅,指城东的东团山,右弼,指城西的西团山。“团山双峙”是昔日吉林八景之一,喻之为吉林城左右辅佐之相。
在常人眼里,吉林市有山有水,山青水秀,得地势之利。四周群山,天工造化神奇,璀灿千古;松水中流,风光琦丽,景色迷人。爱国名将张学良1929年曾到吉林视察防务,见景生情诗赞吉林道:
四面皆山三面水,十里江堤分外美。
欲问天堂在何处,不在苏杭在东北。
在中国传统文化人士的眼里,吉林乌拉古城“形势全,风气密”,群峦簇拥,松水中流,甚是威武肃穆形胜极佳,王都之势天下少有。真如古人诗:“鸢飞鱼跃藏真趣,绿水青山是道图”。
古往今来,在吉林北玄武(玄天岭)和北极镇天玄武大帝福佑吉林城的传闻轶事很多,其中很重要的一件就是,清乾隆年间吉林将军为消除火烧船厂之厄,而在玄天岭上修筑坎卦避火图一事。
吉林城地处长白山余脉,古时四周群山皆是原始森林,有大量的优质木材,又紧靠水源丰富的松花江得造船地利之势。明时,从永乐年间到宣德年间,辽东都指挥使刘清三次领兵到此造船,总计十余年,以中继钦差内官亦失哈十次出巡远在五、六千里以外的奴儿干都司。
清朝,“顺治十五年,因防俄罗斯”又在此造巨船炮舰。清朝在吉林乌喇造船的规模比明朝更大、时间更长,故而吉林城又有“船厂”之称。据史籍载,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清廷曾旨令尚书伊桑阿督造战舰几十艘,运粮船几百艘备用。就是在三百多年后,吉林城内的人们造房挖井,还经常掘得锈钉木板,可见昔日吉林船厂规模之巨。正如诗人沈兆禔所歌:
国初设厂傍江沿,曾命章京代造船。
败板锈钉穿井得,追思明季督工年。
当年,吉林城不仅因大规模造船而到处是木料,就连宁古塔副都统安珠瑚奉旨督造的吉林乌喇城,也是用巨大的圆木围造而成。此外,好多人家的房子是木制的,“障子”(院墙)是木板、树枝围成的,各家各户做饭取暖用的薪柴更是堆积如山,就是有的道路也是用大木铺就,阴沟也是木板构制。当时的吉林城简直就是木材的世界,举目皆是怎么形容也不为过,这就使吉林城火患严重连年不断。
据史籍载,自康熙十二年(1673年)吉林建城始,至乾隆年间短短百余年,仅烧毁房屋百间以上的巨大火灾就达10余起。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最严重的一次大火竟焚毁房屋700余间,横扫大半个吉林城,死伤无数造成巨大损失。这就是人们常说的昔日“火烧船厂”之厄。
这经年不断的“火烧船厂”罹灾,不但让吉林城的百姓饱受了苦难,也让历任的封疆大吏吉林将军苦不堪言。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吉林城又遭火神肆虐。此次“火烧船厂”罹灾更是疮痍满目惨状空前,又是大半个吉林城被焚毁,仅房屋就被烧掉2000余间,连永吉州的文庙(在吉林城内)也被烧塌沦为瓦砾。
第二年,吉林船厂正在火后复建之中。理事厅的一位王姓幕僚,向当时的吉林将军恒秀毛遂自荐,说其晓天文地理通《易经》八卦,深谙五行相克之道,有灭火禳灾之良策。他献策道:“吉林城木多火旺、缺水,故多火患,屡遭火烧船厂之灾。北方为玄武为水。今城外元天岭位北属水,若在其上修建坎卦避火图,初一、十五,岁时祭之,祈求北极真武大帝福佑,方可以旺水镇住天火消除吉林船厂的火灾,保一方平安”。恒秀将军是满洲旗人,信仰万物有灵的萨满教,崇信水神、对王幕僚之言深信不疑,于是采纳了他的灭火之策,在元天岭上修建了坎卦避火图。
二百余年来,坎卦避火图高耸于吉林城北的玄天岭巅峰之上。众百姓对此图是虔诚奉祀,顶礼膜拜深信不疑,奉其为古吉林城的镇城之宝。更有文人墨客观其独特景致有感,赋予其吉林著名八景之一,曰“坎卦孤悬”,从而美名日盛享誉白山黑水之间。
“坎卦孤悬”寓意较深,它源于《易经》。现存记录华夏远古文明的《周易》古经,大致成书于公元前12世纪前后的殷周之际,距今已有3000余年的历史了。是我国最古老最著名的一部经典,“人更三圣,世历三古”已成为易学家们的普遍共识。《易经》的内容博大精深,如日月经天江河行地,早已被世界各国学者广泛研究。
易经八卦堪與风水,是新中国建国后一个敏感的话题。有人说它荒唐迷信,有人说它是封建社会的遗毒,有人则说它具有一定的建筑生态学的正确内涵。由于这一学说在许多西方国家已十分风靡流行,已成为建筑文化的主流,故此,近年来中国的有关部门和研究机构,也开始比较注重这方面的研究和探讨。2006年10月份,中国第一个官办的隶属于建设部的中国建设文化中心,在南京大张旗鼓地开设建筑风水研习班,进行研究探讨建筑与环境的和谐自然关系。
《易经》是儒家的经典。人们常谈起中国传统文化的“四书五经”,这五经之首就是《易经》。其实《易经》不仅仅是儒家的经典之著,更是中国土生土长的道教信奉并赖以立教传道的经典。
《易经》讲无极生太极,太极生二仪(也就是阴阳)。人们常见的道教标识“阴阳鱼”,就是“二仪”互生互变、此消彼长、生生不息运行的演示图。二仪生四象(东南西北及春夏秋冬等多种表现形式)。四象生八卦,即乾、坤、震、巽、坎、离、艮、兑,分别代表着天、地、雷、风、水、火、山、泽等八种自然现象,这就是八经卦。如果经过重叠即演变成64别卦,384个爻。从而演义出无穷无尽的奥秘变化。
由于玄天岭巅的“坎卦图石”仅现一坎卦,余卦皆不见,故人们称之为“坎卦孤悬”。纵观全国的名山大川,道家的36洞天,72福地,像吉林玄天岭这样筑高墙图石,单独演示坎经卦卦象的确属独一无二,故而益显弥足珍奇。
中国是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在天文、地理、历史、人文等各方面,与西方国家都有许多不同的见解,有着许许多多的玄而又玄、神秘不解的东西,中国古代的建都筑城的堪與术(建筑风水学)即是如此。自古以来,帝王建都筑城都是严格按照那些天圆地方、天干地支、阴阳八卦、五行相克的规制,来排布地理及城廓的风水格局,非常慎重地选择和确定最符合筑城风水堪與学说,进行合理的布局。
吉林古城的修造在堪舆风水方面就很有讲究,《永吉县志》记载,
吉林城“其布局如八卦图中之阴阳仪。城内为阴仪,江南一带平原为阳仪。又有四象、五行、八卦、九星、左辅、右弼之势。”
因为我们是在研究坎卦图石的建筑及堪舆风水方面的作用,故而,在这里简单谈谈吉林城的四象、五行的地理形势。
古人认为吉林城建在阴仪之上,故而显示出阴柔平和之气。吉林城的四象为东青龙(龙潭山)、西白虎(小白山)、南朱雀(朱雀山)、北玄武(玄天岭),可谓四象定位。吉林城北有北山、杨家岭、炮台山、望云山、桃源山、三道岭子等属玄天岭的诸多山峦,实为城北一大屏障,又有松花江绕城而过,堪舆地理形胜甚好,古人称之为“藏风纳气”。杨宾乃清之著名学者,浙江绍兴人士,康熙二十八年途经吉林城,见其群山竞秀环峙,松水万古中流,城则沿雄江而垣,好一派虎踞龙蟠之势,诗赞曰:
东行出塞垣,百川此为大。千山更临江,崩奔争一罅。
虎距与龙蟠,形势良非假。莫漫数金陵,渤海亦其亚。
吉林玄天岭上的“坎卦图石”简称坎卦图,民间百姓亦称之避火图。避火图建造得相当精致考究,青砖磨砖对缝,顶盖挂有黄色琉璃瓦,中间则镶嵌着几块汉白玉的大白石条,乃《易经》中八经卦的坎卦符号。
玄天岭上的坎卦避火图,是吉林将军恒秀为禳火烧船厂之厄,拯吉林百姓之灾而建,灵否?神否?众所纷纭。崇者言其灵,信者言其神,然而不崇不信者,则说其妄费民脂民膏。但二百余年来,坎卦避火图高踞玄天岭巅,隐露于绿树霞霭之中,已成盛誉关东的吉林八景之一,则是不争的事实。
吉林玄天岭由西南而至,逶迤磅薄,钟灵毓秀,为吉林城东青龙(龙潭山)、西白虎(小白山)、南朱雀(朱雀山)、北玄武(玄天岭)四灵仙之一,在道教传统堪舆风水文化中是吉林城的“靠山”,福佑荫蔽着山青水秀的吉林城。因山川堪舆风水之故,有清以来玄天岭上建有玄帝观、蟠桃宫、碧云宫、北极庙、灵仙府等大量道教庙宇,其中建造最早的便是玄帝观。
吉林玄天岭上的玄帝观原称真武庙。玄天岭在清代为避清圣祖爱新觉罗·玄烨的“玄”字讳,而改称元天岭,同样,玄帝观也是为避此字讳而称真武庙。清帝逊位之后字讳没有了,人们便称之为玄帝观。
“玄帝”,即北极真武玄天上帝,“观”,乃道教宫观庙宇之称。始于有“天下第一福地”之誉的陕西周至的楼观。《楼观本起传》载:“楼观者,昔周康王大夫关令尹喜之故宅也,以结草为楼,观星望气,因以名楼观,此‘宫观’所自始也。”尹喜就是在楼观,见到了紫气东来吉日西行,知有先圣降临,遂迎来了西游由楚入秦的老子。玄帝观亦有观“紫气东来,玄帝降临”之寓意。
玄帝观所在的玄天岭,有吉林“北玄武”之誉,堪舆者认为是佑护吉林城的四灵山之一。有清以来,山上山下建有许多道教的宫观洞府及大量楼台亭阁,乃关东道家修行的福地。进山修行选山是很重要的,正如《抱朴子·内篇》言:
“凡小山,皆无正神为主,多是木石之精,千岁老物,血食之鬼,此辈邪气,不念为人作福,但能作祸”。
玄天岭因地理形胜甚佳,藏风纳气,适合修持悟道,故而,成了道家聚集修持之地。玄帝观经过两个多世纪的风雨沧桑,已破败毁圯,2006年以来历经沧桑变故的玄帝观,如凤凰涅槃又浴火重生,青砖黛瓦、雕梁画栋的殿、楼、廊、轩、牌坊等古建筑群,又散落在玄天岭的绿树掩映之中。
进入北极门尚未到山下,但见半山处一座10余米高的四柱三门牌楼巍峨高耸,黛瓦红柱、斗拱辉煌。牌楼上《玄天胜境》四个大字,道出了北极关东玄天岭、玄帝观、玄武大帝道场的庄严肃穆。玄帝观所在的玄天岭,在古吉林城的北极门以北,北极门南有北大街、北对北极街,清时北极街上便有道观北极庙。玄天岭上玄帝观供祀的主神,是北极镇天真武玄天上帝,这一切似乎都和北、北极、北极玄天上帝玄武大帝有关。所以自清朝以来,道教人士便把这里视为北方玄武大帝的道场、入山修持的道教福地洞天。故而,山上道庙如雨后之笋接连而起。
按照中国古代五方配五行、五色之说,东方属木,色青,故龙色青,对应《周易》四象中的少阳,为东方之神;西方属金,色白,故虎色白,对应《周易》四象中的少阴,为西方之神;南方属火,色朱,故雀色朱,对应《周易》四象中的太阳,为南方之神;北方属水,色玄(黑),故玄武色黑,对应《周易》四象中的太阴,为北方之神。这四方之神祇又被统称为“四灵”,他们各有职司:“北斗落死,南斗上生,东斗主算,西斗祀名,监管着下界万众生灵”,执掌着东西南北四方的福祉与安危。
道家讲,四方之神的二十八星宿,还各有分工明确的职司。北方玄武七星君的职司是:“斗宿星君,主微风细雨;牛宿星君,主云雾霜雪;女宿星君,主阴凝大风;虚宿星君,主人间五虚六耗;危宿星君,主旋风走石;室宿星君,主人间阴翳;壁宿星君,主阴寒雨泽。”
明清之时,皇帝、朝廷对真武大帝崇礼膜拜,自然百姓更是蜂涌而效。其因有二,一是玄武七宿之首宿为“斗宿”,即南斗。中国传统有“南斗注生,北斗注死”之说,人们为了无病无灾的活着而崇祀司命主生的真武大帝。二是,真武大帝是禳灾水神,有“驱邪镇恶、善除水火之患”之神。故此,不仅皇宫大内、各司衙门设坛供祀真武大帝,民间的商贾富贵、平民百姓等也都对真武大帝顶礼膜拜,为的就是求个平安吉祥。
真武庙是最常见的庙宇,遍布全国的南北东西。据记载,早年北京城的真武庙仅次于关帝庙、观音庙,有40余座,就是以真武庙命名的街道胡同也多达十四、五条。吉林市虽然地处偏僻的关东,但真武大帝的影响还是广泛的。
吉林城自古便有民谚:“八卦图在北山,真武庙前黑旗杆,你挑水来我抽烟。”吉林玄天岭上的真武庙、八卦图很有名气,在清乾隆年以来,便高高耸峙在城北的大岭之上。八卦图,就是玄帝观后山峰巅之上的坎卦避火图。玄帝观,不但庙前的旗杆是漆黑的,就是在做法事时高悬的旗帜,也是与众不同是黑色的。故此人们觉得怪异,从而留下了“真武庙前黑旗杆”的民谚。说起这黑旗杆、黑旗昭示下的玄帝观,还隐秘着许多神奇。
吉林老者都说玄天岭是洞天福地,所以建了不少庙,不少道士在此出家修道。这里风景也很美,尤其是春秋之交时,岭上桃园子的桃树、李树、杏树,你方开罢我放花,桃红李白争奇斗艳,令人有如入仙境之感。山中耄老传:“雨后天晴,白雾散霭之时,常有楼台殿阁之象,日出即消,且无缘人视而不见。”
吉林民谚:“八卦图在北山,真武庙前黑旗杆”,讲的是玄天岭的宫观庙宇风光。另一个民谚,讲的则是玄天岭的堪舆风水:“岭前龙,岭后虎,不前不后是真武”。有堪舆风水先生讲:“玄天岭岭前是龙地阳宅,居之,家宅兴旺,后辈可出贵人。岭后是虎穴阴宅,葬之则可出武将。真武庙建在岭上,不前不后,乃道家之洞天福地。”
2006年政通人和,百废俱兴,吉林市人民政府决定落实宗教政策复建玄帝观。玄帝观监院陈崇真道长发愿,为宏扬道法尽心竭力,定要复建好玄帝观。如今十年已已,经陈崇真道长规度形势、凿山道、筑殿阁、祁寒风暑雨不稍辍,已满目荒芜的玄天岭上,占地2万余平方米的彩绘雕梁的牌坊、门楼、大殿、寮房、亭、阁、长廊等纯木制、青砖青瓦的玄帝观已拔地而起,恢复了旧制,又添建了亭阁、牌楼、放生池、遇仙桥等建筑。从而,为道教信士又增加了一处清修的道观,也为宏扬国教、中国传统文化创造了一个优美的活动之所。正如陈崇真道长所语:“抱元守一、悟道修真,是吾之所求;继往开来、弘扬道教,是吾之所愿。”看来,陈崇真道长是在用心用力在完成自己之所求、所愿。
吉林市古玄帝观复建新竣,笔者有幸始终参与其事,有感玄帝观历史之久远,所蕴含道教及中国传统文化之高奥,又深感陈崇真道长建庙宏道之艰辛不易。2012年在古观新竣之际,应崇真陈道长之邀赋“玄”字长联以贺。此“玄”字长联(上联),乃112字,其中寓意高深、言名表义繁众之道教所用“玄”字为39字。楹联(上联)比誉冠中华的“中国第一长联”昆明滇池大观楼长联(90字),还要长22字。此联亦为中国道教第一长联。
为宏扬中国本土的道教文化,传承中国传统的华夏文明,此吉林市玄天岭玄帝观“玄”字长联(上联),自2012年悬陈以来,便面向全国广求下联,望天下有识之士集思献瑞应对,以使此“玄”字长联早日上下楹联合璧、鸾凤合鸣。
吉林玄天岭玄帝观“玄”字长联:
玄岭玄府玄帝观玄武玄坛覓玄览玄圃玄烛玄茶咏玄珠清心玄谈论道玄黄玄冥玄虚事
老庄易叁玄宝典隐大道指点玄天玄地玄门玄事玄牝玄德谓之玄之又玄真玄神三洞道藏匿
玄台蕴玄机秘玄关聚玄气立玄道阐玄始凝玄元化玄意释玄玄玄理故成玄学玄派玄妙玄教
辛卯年富察宝仁撰
中国传统的楹联无标点,此“玄”字长联悬挂数年以来,有数百宇内华人前来应对,远者港、澳、台、马来西亚、秦国等地,近者国内各地文人学士皆很踊跃,但多有未解其意,断句不准者,以至于时至今日此“玄”字长联尚无下联珠连璧合。为免某些人断句不准、理解有难,特将长联(上联)加标点以示。
玄岭、玄府、玄帝观,玄武、玄坛、覓玄览,玄圃、玄烛、玄茶、咏玄珠,清心玄谈论道:玄黄、玄冥、玄虚事。“老、庄、易”,叁玄宝典隐大道。指点玄天、玄地、玄门、玄事、玄牝、玄德,谓之“玄之又玄”。“真、玄、神”,三洞道藏,匿玄台、蕴玄机、秘玄关、聚玄气、立玄道、阐玄始、凝玄元、化玄意,释玄玄玄理,故成玄学、玄派、玄妙玄教。
更多链接:首届中国(吉林市)道教文化艺术周专题报道
(本文出自“北极镇天·万类咸亨”真武论坛”)

-
十殿阎王之二楚江王
地狱共分十殿,楚江王为第二殿阎王,楚江王主掌大海之底, 正南方沃焦石下的活大地狱。 此地狱纵横八千...
-
道家的神仙和佛教的佛菩萨有什么区别
朱高杰道长手绘六十甲子图之一首先必须明确, 大罗金仙不落轮回道教的仙道并非佛教的天人道。要想知道道家...
-
关圣帝君
关圣帝君,即在中国道教神话传说和民间信仰的三国时期蜀国大将----关羽,五虎上将之首,字云长,美须髯...
-
斗姥元君
斗姥元君乃先天元始之阴神也。因其形相象征道体。故又称「先天道姥」,谓为象道之母也。是道教信奉的女神又...
-
清源妙道真君二郎神
提起二郎神,人们便会想到那个长着三只眼、手使三尖两刃枪、带着细犬、腾云驾雾的神将形象来。但如果有人...
-
黄大仙
广州赤松黄大仙祠在我国东南沿海,尤其在港澳地区人们普遍信仰一位神仙,他就是黄大仙。 黄大仙亦称赤松黄...
-
巍巍忠武英烈文桓侯宁远军承宣使张宪统制
张宪,阆州(今四川省南充市阆中市)人,南宋抗金名将岳飞麾下前军统制,与中军统制王贵同为岳飞的左膀右...
-
以泥丸神为核心的道教“身神”体系
道教修炼术自成体系,各擅胜场,对学习道教修炼的人来说,今人的心智状态可能没多少进步,仍和道教创立初期...
-
道士的生活与修道
道教认为,日常生活中,时时处处皆可悟道。在道门中,无论是集体的宗教生活,还是日常生活,抑或是动功静...
-
走近全真道士的生活
道教是产生于中国本土的宗教。作为道教的两大派别之一,全真派道士在多数人的心目中,就是青布道袍,玉簪...
-
道教中的符箓文化
符箓是道教表达对鬼神、自然事物等神秘力量的敬畏,并试图达到天人感应效应的一种文图语言。早在秦汉以前...
-
大道至简 大医精诚——中国文化生命关怀下的“医道同源”
儒释道三教是构建中国传统文化思想体系的主要流派,宋孝宗在《原道辩》中曾对儒释道三教给出“以佛修心,...
-
天罡护体功
应各位气武爱好者的强烈要求,将秘不外传的天罡护体功整理出来。本功上功快,得气猛,7至10天手掌有气感...
-
武当蛇形剑
龟蛇是武当道教的奉祀神灵,也是传说中玄武神的象征。蛇形剑是武当剑术中的精华,它是一路鲜为人知的内家象...
-
武当派的站桩功
站功:站功俗称为站桩功,也称为无极桩功或无极桩,混元桩,浑圆桩。站桩目的是为了练内功,内功的形成主...
-
硬气功的修炼方法
各派硬气功的修炼方法或简或异,千姿百态,千变万化,但功效大多差不多,而且都不外乎呼吸、异引、排打、发...
-
松溪童子功
童子功又名桶子功,它是武当松溪内家拳的内壮功法之一。此功法系李良鸽先生所传,它动作简单,易学易练,对...
-
八卦掌
八卦掌又称游身八卦掌,八卦连环掌,是一种以掌法变换和行步走转为主的拳术。由于它运动时纵横交错﹐分为四...
-
道家养生之抗衰功
1、男子功 兜肾囊:一只手扶小腹,另一只手将肾囊向上兜,可速做六十至九十次,然后换手,也做六十至...
-
老年人气功修炼中按摩的...
老年人气血已衰,在气功修炼中,以按摩来辅助筑基,防偏纠偏,以至提高功力,可谓相得益彰。 调和阴阳,...
-
道家养生抗衰功
1、男子功 兜肾囊:一只手扶小腹,另一只手将肾囊向上兜,可速做六十至九十次,然后换手,也做六十至九...
-
道家养生卧功
下边介绍这四势功法,针对性很强,只要认真练习,定能收到定效果。 导引术练习者不论男女老少及体质状况...
-
道家养生之八段锦
八段锦是一种由八节动作组成的传统养生健身运动方法。全套动作精炼,运动量适度,其每节 动作的设计,都...
-
道家养生之大雁功
(一)基本要求起式时身体直立,两脚平行分开与肩同宽。头微上顶,双肩放松,两臂自然下垂于体侧。掌心内向...
-
太平道创始人张角
张角(140-184),钜鹿(今河北宁晋县)人,黄巾起义军首领,太平道创始人。张角早年信奉黄老学说...
-
祖天师张道陵
张道陵 (34—156)道教创始人。第一代天师。本名张陵,东汉沛国丰邑(今江苏丰县)人。道书载:为...
-
帛和与他的帛家道
帛和又名护,字仲理,东汉益州巴郡(今四川重庆市嘉陵江北岸)人。曾到隆虑山,今河南林县西)学道。又到...
-
万古丹经王魏伯阳
道教在东汉草创阶段,从朝廷到民间,都因他和养生术有密切的关系,所以,人们都向往之。养生术主要是指炼...
-
嗣师张衡
嗣师张衡(?-179年),字灵真,道陵之长子。东汉永寿二年(156年)袭教。衡少博学,隐居不仕。有...
-
南华真人庄子
庄子是我国先秦(战国)时期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和文学家。原系楚国公族,楚庄王后裔,后因乱迁至宋国...
-
近现代道教介绍
鸦片战争使中国进入了半封建半殖民地的社会。道教不仅受清统治者的抑制,也受到帝国主义侵华势力的影响,...
-
中国近现代文化发展的总体...
中文系主任温儒敏在讲座开始之前对王教授做了简单介绍:他是最近二十年现代文学研究、文学理论界的杰出学...
-
解析近代北京寺庙的类型结...
寺庙是宗教社会主要的建筑实体。近代京城承袭千年古都宗教文化的遗产,儒、释、道宫观寺庙众多,为全国都市...
-
开封近代著名道长记略
李礼冠出生于清光绪十九年(公元1893年),祖上虽是官宦人家,但至李礼冠父辈时已经家道中落,仅温饱度...
-
教派人物陈撄宁
陈撄宁道号圆顿子,生于清光绪六年(1880年)。祖籍安徽怀宁,世居安庆苏家巷。幼承家学,熟读儒...
-
教派人物刘名瑞
刘名瑞(1839-1932)全真道南无派第二十代宗师。顺天府宛平县人。字琇峰,号盼蟾子,别号敲蹻道...
-
道教门派
历通少林精髓五拳十八式,将其统纳于十段棉长拳之中,变战斗搏击之法为史上还有正一宗(祖師张道陵)、全...
-
武当派
武当派兴起于明代,由张三丰于湖北均县武当山创立,固称武当派、武当道。以供奉真武大帝为主神。其实,...
-
武当山道教教派
北宋以前,武当山道教无明显宗派区分。以其宗教行为而论,大体分为丹鼎派和符箓派。其明显的门派区分,应...
-
道家正一派
正一道支派。由清代龙虎山道士娄近垣开启,以江西龙虎山为中心。娄近垣《重修龙虎山志》卷二《官府》条:...
-
道教宣真派
道教宣真派又称乐舞生,自称为道教正一派的信徒,因为崇拜真武大帝而被称为宣真派,但《诸真宗派总簿》中...
-
道教蓬莱派
道教蓬莱派,亦称三丰祖师蓬莱派,属全真支派,相传创派祖师为吕洞宾与张三丰。蓬莱派的最初创派情况已经...
-
天下都城隍帝庙
天下都城隍位于山西省东南部长治县城东南25公里西火镇城隍岭(原名天紫岭)上,经唐、宋、元、明各朝皆...
-
苏州玄妙观
玄妙观,位于苏州市观前街,创建于西晋咸宁二年(公元276年),玄妙观极盛时有殿宇30 余座,是西晋时...
-
镇江三茅宫
1995年8月15日,位于辛丰镇横山凹道教圣地三茅宫内,香烟缭绕生辉,钟鼓磐鼎齐鸣,10多名道士身披...
-
苏州穹窿山上真观
位于姑苏城西20公里的穹窿山,钟灵毓秀,峰峦起伏,岭道纡曲,峻峭深幽,素有“吴中第一峰”之称。许多美...
-
道教领地之北岳恒山
很久以前已听说恒山 ,那是源于中国五岳的美名。对于一个不爱爬山的我而言,小山尚算一个挑战,更别说这...
-
长治市玉皇观
玉皇观位于长治市南宋树,是一座规模较大的道教建筑。创建年代不详,元、明、清均有修葺。山门为五层屋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