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震阳子内丹法诀明指》——震阳子/原著王小龙/整理
概述
震阳子,道名曹信义,河北省肃宁县大曹村人氏,生于清光绪三十四年(公元1908年)。遁入玄门,拜辉南龙潭宫杨诚德道长为师学道,成为道教邱祖龙门派二十五代玄裔弟子。1937年,在沈阳太清宫受三坛大戒于纪大真人至隐坛前,赐道号震阳子。1982年,他奉调赴京,住于龙门祖庭白云观,担任全国道教协会理事,为己已年道教传戒登箓大师。
震阳子丹法源于道教北宗龙门派。龙门派系金元时期道教全真派创始人王重阳祖师的弟子长春真人丘处机所创,是北七真道派中最引人瞩目的一大道派。自创派以来,陆续得到元明清历代统治者的赏识与支持,被认为有助治化而大加弘扬,经久不衰,宗匠名师代不乏人。明清时期的许多炼养家如伍冲虚、柳华阳、闵一得、赵避尘等均出自龙门派,故而道脉广大,影响深远。龙门派丹法经过数百年的实践与探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形成了一整套理论完善,方法精妙的上乘内修法诀。
震阳子夙具善根,自幼好道,遍访名师。曾先后师承龙门派大师杨诚德道长、纪至隐道长,修学龙门丹功与戒法。曹师学道精勤,深得二师喜爱,遂获真传。复经六十余年潜心修炼,始得功成道备,正果圆满。震阳子丹法即是曹师在全面继承龙门派丹法的基础上博采众长,去粗取精,融会贯通,并且结合自己数十年的修为经验而总结成法的一套系统修炼法诀。
总 诀
回光返相 调息入定 观音是性 菩萨是命
尔不观照 彼不会动 久久观照 摄情归性
性命双修 自然入圣 事来则应 事去则静
心如止水 性似明镜 二六中时 抽暇清净
静观守中 一阳发动 河车运转 任督脉通
采药归炉 温养丹成 功行圆满 神化能灵
筑基炼己
决曰:灯内油干灯自灭 人身精尽人自亡 欲作不老长生客 接命添油养太和
一、炼性法:修道下手之初,先要炼性。切忌大怒、大欲、大醉。性格要柔和,宽宏大量,谦恭忍让,忠诚老实。要亲近有德的好人,疏远小人、坏人。
二、接命法(小炼形):在每日清晨四五点至六七点钟,面向东方太阳,多采新鲜空气,多吸入少呼出。多吸入者,乃是用鼻息吸氧气存入下丹田,即小腹。多存几秒钟,以接本身之元气,越接越充足。这名叫小炼形,是接命添油的妙法。百日功灵,气充足,精神饱满。晚间早睡,清晨早起,锻炼身体,吸足气满,再打打太极拳都很好。
三、添油法:夫油者,精也。灯光,性也。以精合性,就是添油之法也。入手初修第一要保精,此为至要之道,但大都难以保守。或有人说:“精是后天渣滓之物,泄之又生保它何益?”岂知得此后天之精,使之不泄,此所以故先天也。故《西游记》中的孙悟空,得水帘洞后先盗水晶宫武库之金,即金箍棒也。得此真宝,可以固后天也,使花果山(比之人身)水帘洞(比坎卦 ,外阴如水帘,比内肾宫)成为铜墙铁壁,称圣称王亦无不可也。《道德经》第九章中有“金玉满堂,莫能守之”之句,盖言后天精足,最易露泄,如能保而炼之,久则精返化气,与神合为一体。故《中庸》云:“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此则一语道破,毫无余义矣。要知道最简易,除却保精养气静观凝神之外,别无可言矣。
四、三缘四正法:何为三缘四正法呢?三缘即上结天缘,中结人缘,下结地缘,即是要以天理良心,天良美德处世待人,为人民办事,为天下众生谋求幸福,上体天心,替天行道。用我们的至诚之心感格历代成道的祖师,以及天上一切诸神众神,并和他们的精神合为一体,就是上结天缘。中结人缘,就是和广大人民群众广积善缘,互相帮助、互相谅解,广行方便,大积阴功。下结地缘,就是持斋茹素,戒杀放生,爱护地球上一切生灵万物,鳞潜羽翔,昆虫草木无故皆不可损伤,幽魂善鬼早得超生,超拔救苦。
四正即正己化人,正心修身,正大光明,正气凛然是也。四正就是天罡气、天罡正气、浩然正气来合我身,得此三缘四正,可谓真正道人,于心无愧矣!其为人处事也就有了极为高尚的道德品质作风,大德无量,尽善尽美,升仙得道必矣。
震阳曰:古仙对于筑基一事,非常谨慎,遇机一动即可坐起,否则当面错过。总要随机而应,常自静观,即是保精化气之要道。一离观照,火即散矣,火散炉寒,炉寒丹耗。如能三月不问人事,筑基成矣。基成阳缩,此矣必然之势。阳稍有不缩,乃精未尽化成气,仍须继续炼之,必俟阳缩尽,其始完全成立。此即六通之一,所谓漏尽通者是也,亦即金龟缩首如童子体。得此一通,即入人仙之境,彭祖八百遐龄,不过得此人仙之道。有此基础而继修大约,可以移炉换鼎,迁入中宫(中丹田),再行十月之功,即可气化为神,胎圆亲为金仙,到此六通俱足,变化无穷。如三丰游戏市曹拯济世人疾苦;采和赤臂卧雪,其神通变化。奥妙无穷,使人不可思议。然达此等景况又有何难哉?惟恐学者不能心驰神往,发大志愿竭力行之。年余之功,便兄神妙不可测之奇效,请君等试之,余不欺汝也。
诗曰:夫欲筑基调真息, 静守动取莫差失, 采个后天延岁月, 海底回风活子时, 生气源海已生精, 元神下宿养真灵, 昼夜绵绵无间断, 须用回风阳复荫

-
道家养生之抗衰功
1、男子功 兜肾囊:一只手扶小腹,另一只手将肾囊向上兜,可速做六十至九十次,然后换手,也做六十至...
-
老年人气功修炼中按摩的应用
老年人气血已衰,在气功修炼中,以按摩来辅助筑基,防偏纠偏,以至提高功力,可谓相得益彰。 调和阴阳,...
-
道家养生抗衰功
1、男子功 兜肾囊:一只手扶小腹,另一只手将肾囊向上兜,可速做六十至九十次,然后换手,也做六十至九...
-
道家养生卧功
下边介绍这四势功法,针对性很强,只要认真练习,定能收到定效果。 导引术练习者不论男女老少及体质状况...
-
道家养生之八段锦
八段锦是一种由八节动作组成的传统养生健身运动方法。全套动作精炼,运动量适度,其每节 动作的设计,都...
-
道家养生之大雁功
(一)基本要求起式时身体直立,两脚平行分开与肩同宽。头微上顶,双肩放松,两臂自然下垂于体侧。掌心内向...
-
道家养生之男女双修功法
道家养生----男女双修功法古代道家的智者曾为我国的医药、化学、生物、航海等领域取得惊人的科学成就...
-
固本提气的大温养法——筑基术的功夫
大温养的功夫,是筑基术的功夫之一,是一切道功的基础,其作用就是灵气的回转,由于这种轮回产生温度,由...
-
《乐育堂语录 》--论静功法
诸子近日静养,无非从色身上寻出真身出来。第一要做一次见一次之功效、长一番之精神。法身涵养久久,始足...
-
坤元经
凡坤道修炼,用功入道,当于子后午前,阳气发生之际,按法行持。先还虚静定,深入混沌,候混沌开机,即凝...
-
庄子修炼功夫之三凝神的去蔽作用
三、凝神的去蔽作用 庄子之神,是建立在阴阳二气基础之上的一种精神状态。凝,《说文》云:“俗冰字,坚...
-
庄子修炼功夫之二凝神
二、凝神是与阴阳二气相关的一种精神状态 上面所举的例子中的“凝神”不仅仅指一种精神状态,也与阴阳二...
-
天罡护体功
应各位气武爱好者的强烈要求,将秘不外传的天罡护体功整理出来。本功上功快,得气猛,7至10天手掌有气感...
-
武当蛇形剑
龟蛇是武当道教的奉祀神灵,也是传说中玄武神的象征。蛇形剑是武当剑术中的精华,它是一路鲜为人知的内家象...
-
武当派的站桩功
站功:站功俗称为站桩功,也称为无极桩功或无极桩,混元桩,浑圆桩。站桩目的是为了练内功,内功的形成主...
-
硬气功的修炼方法
各派硬气功的修炼方法或简或异,千姿百态,千变万化,但功效大多差不多,而且都不外乎呼吸、异引、排打、发...
-
松溪童子功
童子功又名桶子功,它是武当松溪内家拳的内壮功法之一。此功法系李良鸽先生所传,它动作简单,易学易练,对...
-
八卦掌
八卦掌又称游身八卦掌,八卦连环掌,是一种以掌法变换和行步走转为主的拳术。由于它运动时纵横交错﹐分为四...
-
道家养生之抗衰功
1、男子功 兜肾囊:一只手扶小腹,另一只手将肾囊向上兜,可速做六十至九十次,然后换手,也做六十至...
-
老年人气功修炼中按摩的...
老年人气血已衰,在气功修炼中,以按摩来辅助筑基,防偏纠偏,以至提高功力,可谓相得益彰。 调和阴阳,...
-
道家养生抗衰功
1、男子功 兜肾囊:一只手扶小腹,另一只手将肾囊向上兜,可速做六十至九十次,然后换手,也做六十至九...
-
道家养生卧功
下边介绍这四势功法,针对性很强,只要认真练习,定能收到定效果。 导引术练习者不论男女老少及体质状况...
-
道家养生之八段锦
八段锦是一种由八节动作组成的传统养生健身运动方法。全套动作精炼,运动量适度,其每节 动作的设计,都...
-
道家养生之大雁功
(一)基本要求起式时身体直立,两脚平行分开与肩同宽。头微上顶,双肩放松,两臂自然下垂于体侧。掌心内向...
-
太平道创始人张角
张角(140-184),钜鹿(今河北宁晋县)人,黄巾起义军首领,太平道创始人。张角早年信奉黄老学说...
-
祖天师张道陵
张道陵 (34—156)道教创始人。第一代天师。本名张陵,东汉沛国丰邑(今江苏丰县)人。道书载:为...
-
帛和与他的帛家道
帛和又名护,字仲理,东汉益州巴郡(今四川重庆市嘉陵江北岸)人。曾到隆虑山,今河南林县西)学道。又到...
-
万古丹经王魏伯阳
道教在东汉草创阶段,从朝廷到民间,都因他和养生术有密切的关系,所以,人们都向往之。养生术主要是指炼...
-
嗣师张衡
嗣师张衡(?-179年),字灵真,道陵之长子。东汉永寿二年(156年)袭教。衡少博学,隐居不仕。有...
-
南华真人庄子
庄子是我国先秦(战国)时期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和文学家。原系楚国公族,楚庄王后裔,后因乱迁至宋国...
-
近现代道教介绍
鸦片战争使中国进入了半封建半殖民地的社会。道教不仅受清统治者的抑制,也受到帝国主义侵华势力的影响,...
-
中国近现代文化发展的总体...
中文系主任温儒敏在讲座开始之前对王教授做了简单介绍:他是最近二十年现代文学研究、文学理论界的杰出学...
-
解析近代北京寺庙的类型结...
寺庙是宗教社会主要的建筑实体。近代京城承袭千年古都宗教文化的遗产,儒、释、道宫观寺庙众多,为全国都市...
-
开封近代著名道长记略
李礼冠出生于清光绪十九年(公元1893年),祖上虽是官宦人家,但至李礼冠父辈时已经家道中落,仅温饱度...
-
教派人物陈撄宁
陈撄宁道号圆顿子,生于清光绪六年(1880年)。祖籍安徽怀宁,世居安庆苏家巷。幼承家学,熟读儒...
-
教派人物刘名瑞
刘名瑞(1839-1932)全真道南无派第二十代宗师。顺天府宛平县人。字琇峰,号盼蟾子,别号敲蹻道...
-
道教门派
历通少林精髓五拳十八式,将其统纳于十段棉长拳之中,变战斗搏击之法为史上还有正一宗(祖師张道陵)、全...
-
武当派
武当派兴起于明代,由张三丰于湖北均县武当山创立,固称武当派、武当道。以供奉真武大帝为主神。其实,...
-
武当山道教教派
北宋以前,武当山道教无明显宗派区分。以其宗教行为而论,大体分为丹鼎派和符箓派。其明显的门派区分,应...
-
道家正一派
正一道支派。由清代龙虎山道士娄近垣开启,以江西龙虎山为中心。娄近垣《重修龙虎山志》卷二《官府》条:...
-
道教宣真派
道教宣真派又称乐舞生,自称为道教正一派的信徒,因为崇拜真武大帝而被称为宣真派,但《诸真宗派总簿》中...
-
道教蓬莱派
道教蓬莱派,亦称三丰祖师蓬莱派,属全真支派,相传创派祖师为吕洞宾与张三丰。蓬莱派的最初创派情况已经...
-
天下都城隍帝庙
天下都城隍位于山西省东南部长治县城东南25公里西火镇城隍岭(原名天紫岭)上,经唐、宋、元、明各朝皆...
-
苏州玄妙观
玄妙观,位于苏州市观前街,创建于西晋咸宁二年(公元276年),玄妙观极盛时有殿宇30 余座,是西晋时...
-
镇江三茅宫
1995年8月15日,位于辛丰镇横山凹道教圣地三茅宫内,香烟缭绕生辉,钟鼓磐鼎齐鸣,10多名道士身披...
-
苏州穹窿山上真观
位于姑苏城西20公里的穹窿山,钟灵毓秀,峰峦起伏,岭道纡曲,峻峭深幽,素有“吴中第一峰”之称。许多美...
-
道教领地之北岳恒山
很久以前已听说恒山 ,那是源于中国五岳的美名。对于一个不爱爬山的我而言,小山尚算一个挑战,更别说这...
-
长治市玉皇观
玉皇观位于长治市南宋树,是一座规模较大的道教建筑。创建年代不详,元、明、清均有修葺。山门为五层屋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