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伍柳仙宗》的结集出版与伍柳派丹道研究的狂热
伍柳派丹道在近当代的狂热,是跟70年代末的气功与特异功能浪潮分不开的。
现代丹道离不开伍柳派,这似乎成为丹道文化发展史上的一种奇异现象。
伍柳派丹道对近当代道教养生文化的影响,也是让人始料不及的,丹道出现这样的情况,我们大致归纳了一下,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是后人整理出了一部《伍柳仙宗》的丹道著作,整理者合集了明伍冲虚的《天仙正理》《仙佛合宗》和清柳华阳的《金仙证论》《慧命经》四种道书,按照作者的姓氏,结合其中的修仙思想,命名为《伍柳仙宗》。
《伍柳仙宗》收集了大量的道家丹道文化术语,主要集中反应在伍冲虚的《天仙正理》一书。伍冲虚的“火候论”已言明不以个人观点谈火候,故大量引用了一些丹道著作的言论,来说明道家金丹文化的火候内容,但却是比较模糊地说明了一些丹道火候的道理,形成了伍柳派丹道貌似有真传、有渊源的一种金丹文化的神秘格局。
所谓的伍柳派丹道,不知从何人开始,就这样以伍冲虚兄弟及柳华阳的这些言论,而产生出一个较为特殊的丹道流派。
内地流行伍柳派丹道,要晚于港台。80年代前,内地大多数丹道人并不十分熟悉伍柳派。倒是在港台、日本、东南亚地区,伍柳派丹道的传播要比内地普遍,乃至于气功热的时候,一些丹道文化学者为了借鉴国外的丹道文化研究成果,和揭示传统丹道文化的秘密,伍柳派逐渐跟气功的推广结合起来,被气功养生界、武术界、宗教界所熟知。
前“中国气功科学研究会文献委员会”影印本《伍柳仙宗》说:为了加快丹道文化之研究,拟出版一批道教丹道文化古籍经典,并以《伍柳仙宗》为第一辑的重点影印出版,以供学界研究之需,这种对伍柳派的过度依赖,以及文献委员会成员的权威性,似乎是导致后来学人对伍柳派丹道的狂热与信任的一种原因。
我们也是在这一提议下,作为早期的丹道文化研究的参与者,开始了对道教丹道文化研究的坎坷之旅。
伍柳派丹道的现代地位,就这样依照港台的推崇形式,被大家不知就里地推广到了一个空前的高度。这些传统丹道文化的推广,似乎没有哪一个流派能超过伍柳派的推广力度和影响之广泛的。
气功以伍柳派丹道的这种任督运气学说,去寻找丹道文化之根源,学界树立了伍柳派这个权威,出现气功丹道凡引经据典者,必以伍柳派为依据的现象。
这就导致一般读者认为,道家的丹道文化,大致就是伍柳派丹道所陈述的那个样子。乃至于数十年来,我国丹道文化之研究,长期难以走出伍柳派丹道的影响。
伍柳派丹道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丹道
一是机缘巧合,也是出于对三教文化的热爱,更是希望从源头上搞清印光法师为什么说柳华阳是“一盲引众盲,相牵入火坑”的那些道理。我们甚至当初也有揣度印光法师是站在佛教的立场,在打击道教,诋毁伍柳派丹道的。一种不甘于对伍柳派丹道崇拜之心的失落,渐渐对印光法师产生了无明的痛恨,并促使我们进一步去研究伍柳派丹道,决心为道教伍柳派正名。这样的丹道文化情愫,后来随着我们对伍柳派丹道的探究,而转变为我们对伍柳派丹道的舍弃。
印光法师论外道,说:“《慧命经》,系清初魔民柳华阳所著,彼出家为僧,而种性邪谬,故引佛经中文,一一皆以己意妄会,以作炼丹之证。有不便者,则改其字句,而且又自为注,其意欲人以己为千古第一高人。而一班无知无识辈,为之刻板,私相授受,恐明眼人知之,则殃祸不浅。凡看此种书者,皆邪正不分之流。若具眼者见之,当即付之烈火,以免瞎天下后世人之正眼。《仙佛合宗》,其诬谤佛法,比《慧命经》为更甚,夫欲炼丹,即以己炼丹家之言论倡导即已,何得挽正作邪,作掩耳盗铃之计?引人之言,而不依人之义,既慕其名,而反恶其实,岂非丧心病狂,求升反坠乎哉!此等本不足挂齿,何堪详谈,但以阁下未知,彼此之源虽同,彼此之流迥异,若不分辨,则尚以丹法为负郭田,不能如庄,复真之直下,舍彼而取此耳。光岂好辩哉,诚恐含糊其词,致阁下二门,皆不得其益矣。”。
柳华阳《慧命经》大量引用了诸如马阴藏相、漏尽通、慧命等佛教文化名词,这些引用出了严重的问题。导致印光法师激烈抨击柳华阳是“魔民”,说其“种性邪谬”,说其丹道是“一一以己意妄会”,说其目的是“意欲人、以己为千古第一高人”,说其危害是“殃祸不浅”,说其行为是“诬谤佛法”、“挽正作邪”,说其后果是“瞎天下后世人之正眼”。
这些激烈批判的合理性,现在是很方便去查询这些佛教文化名词的真实含义的。
印光法师说伍柳派丹道容易“瞎天下后世人之正眼”的原因,其实早在传统道家金丹文化经典中,也有类似的批判。张三丰祖师说这是“昧真铅,迷祖性,此是修行第一病。”《悟真篇》也说这是“不悟妙法之真”的丹道。
伍柳派丹道“不悟妙法之真”的问题,也可以简单地从柳华阳《慧命经》的那几幅运气图像去看待。对于丹道修真来讲,因为这些画图立像的结果,极易导致修真者在意识上落入执相的窠臼,也就导致出现修真的“头上又安头”,增加了修真的妄念,难以完成丹道炼己筑基的“无心之心”。
大家知道,丹道炼己筑基是要炼己炼到无己实,修真者才能外其身而身存,起到根基牢固的效果。而伍柳派的这些图像,极易让初学者的内心产生一种渴望,产生一种追求,产生一种概念性,往往让一个修真者的意识,永远滞留于后天的有形气脉、穴窍上,也就出现《悟真篇》所批判的“误他永劫在迷津”的劫难了,这就有了印光法师的“瞎天下后世人之正眼”的棒喝。
伍柳派丹道以一种人为的设计,将修真者的意识,用一种“相”的形态,去束缚修真者的真心。这就导致修真者永远走不出他们编制的那张网,导致修真者一辈子不能为道忘躯,长期出现固结不解的情状,修真者也就不能一诚格天,柳华阳“瞎天下后人之正眼”的那些错误做法,道理大抵就在这里。
(本文由网友提供,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道教之音立场)

-
道家养生之抗衰功
1、男子功 兜肾囊:一只手扶小腹,另一只手将肾囊向上兜,可速做六十至九十次,然后换手,也做六十至...
-
老年人气功修炼中按摩的应用
老年人气血已衰,在气功修炼中,以按摩来辅助筑基,防偏纠偏,以至提高功力,可谓相得益彰。 调和阴阳,...
-
道家养生抗衰功
1、男子功 兜肾囊:一只手扶小腹,另一只手将肾囊向上兜,可速做六十至九十次,然后换手,也做六十至九...
-
道家养生卧功
下边介绍这四势功法,针对性很强,只要认真练习,定能收到定效果。 导引术练习者不论男女老少及体质状况...
-
道家养生之八段锦
八段锦是一种由八节动作组成的传统养生健身运动方法。全套动作精炼,运动量适度,其每节 动作的设计,都...
-
道家养生之大雁功
(一)基本要求起式时身体直立,两脚平行分开与肩同宽。头微上顶,双肩放松,两臂自然下垂于体侧。掌心内向...
-
我们该如何去看待伍柳派丹道对现代社会的影响2
伍柳派丹道与传统丹道文化的冲突 当今对伍柳派丹道深信不疑者大有人在,如果仅凭印光法师的一家之言,是...
-
我们该如何去看待伍柳派丹道对现代社会的影响3
伍柳派丹道的演变与修炼结果 伍柳派的柳华阳说,有修炼伍柳派丹道的,因把持不住而私下行淫的。他还列举...
-
“一阳来复(一阳生)”及其在丹道理论中的演进
(资料图 来源自网络) 消息卦理论 “一阳来复”之“复”,毫无疑问,指的是《周易》六十四卦中的复卦...
-
闵一得的女丹思想
闵一得(1758-1836)是清代著名内丹家,全真龙门派第十一代宗师。他是清代道教龙门派在江浙地区盛...
-
为什么说我国目前大多数养生方法不是内丹学讲的修真?
过往云烟:古时候有“修道者如牛毛,而达者如麟角”一说,又说修道是天下第一难事,天下第一奇事,说明修道...
-
内丹养生法——浅谈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
中国是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幅员辽阔、民族众多、文化灿烂,不仅有大量的物质文化遗产,而且有丰富的非物...
-
天罡护体功
应各位气武爱好者的强烈要求,将秘不外传的天罡护体功整理出来。本功上功快,得气猛,7至10天手掌有气感...
-
武当蛇形剑
龟蛇是武当道教的奉祀神灵,也是传说中玄武神的象征。蛇形剑是武当剑术中的精华,它是一路鲜为人知的内家象...
-
武当派的站桩功
站功:站功俗称为站桩功,也称为无极桩功或无极桩,混元桩,浑圆桩。站桩目的是为了练内功,内功的形成主...
-
硬气功的修炼方法
各派硬气功的修炼方法或简或异,千姿百态,千变万化,但功效大多差不多,而且都不外乎呼吸、异引、排打、发...
-
松溪童子功
童子功又名桶子功,它是武当松溪内家拳的内壮功法之一。此功法系李良鸽先生所传,它动作简单,易学易练,对...
-
八卦掌
八卦掌又称游身八卦掌,八卦连环掌,是一种以掌法变换和行步走转为主的拳术。由于它运动时纵横交错﹐分为四...
-
道家养生之抗衰功
1、男子功 兜肾囊:一只手扶小腹,另一只手将肾囊向上兜,可速做六十至九十次,然后换手,也做六十至...
-
老年人气功修炼中按摩的...
老年人气血已衰,在气功修炼中,以按摩来辅助筑基,防偏纠偏,以至提高功力,可谓相得益彰。 调和阴阳,...
-
道家养生抗衰功
1、男子功 兜肾囊:一只手扶小腹,另一只手将肾囊向上兜,可速做六十至九十次,然后换手,也做六十至九...
-
道家养生卧功
下边介绍这四势功法,针对性很强,只要认真练习,定能收到定效果。 导引术练习者不论男女老少及体质状况...
-
道家养生之八段锦
八段锦是一种由八节动作组成的传统养生健身运动方法。全套动作精炼,运动量适度,其每节 动作的设计,都...
-
道家养生之大雁功
(一)基本要求起式时身体直立,两脚平行分开与肩同宽。头微上顶,双肩放松,两臂自然下垂于体侧。掌心内向...
-
太平道创始人张角
张角(140-184),钜鹿(今河北宁晋县)人,黄巾起义军首领,太平道创始人。张角早年信奉黄老学说...
-
祖天师张道陵
张道陵 (34—156)道教创始人。第一代天师。本名张陵,东汉沛国丰邑(今江苏丰县)人。道书载:为...
-
帛和与他的帛家道
帛和又名护,字仲理,东汉益州巴郡(今四川重庆市嘉陵江北岸)人。曾到隆虑山,今河南林县西)学道。又到...
-
万古丹经王魏伯阳
道教在东汉草创阶段,从朝廷到民间,都因他和养生术有密切的关系,所以,人们都向往之。养生术主要是指炼...
-
嗣师张衡
嗣师张衡(?-179年),字灵真,道陵之长子。东汉永寿二年(156年)袭教。衡少博学,隐居不仕。有...
-
南华真人庄子
庄子是我国先秦(战国)时期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和文学家。原系楚国公族,楚庄王后裔,后因乱迁至宋国...
-
近现代道教介绍
鸦片战争使中国进入了半封建半殖民地的社会。道教不仅受清统治者的抑制,也受到帝国主义侵华势力的影响,...
-
中国近现代文化发展的总体...
中文系主任温儒敏在讲座开始之前对王教授做了简单介绍:他是最近二十年现代文学研究、文学理论界的杰出学...
-
解析近代北京寺庙的类型结...
寺庙是宗教社会主要的建筑实体。近代京城承袭千年古都宗教文化的遗产,儒、释、道宫观寺庙众多,为全国都市...
-
开封近代著名道长记略
李礼冠出生于清光绪十九年(公元1893年),祖上虽是官宦人家,但至李礼冠父辈时已经家道中落,仅温饱度...
-
教派人物陈撄宁
陈撄宁道号圆顿子,生于清光绪六年(1880年)。祖籍安徽怀宁,世居安庆苏家巷。幼承家学,熟读儒...
-
教派人物刘名瑞
刘名瑞(1839-1932)全真道南无派第二十代宗师。顺天府宛平县人。字琇峰,号盼蟾子,别号敲蹻道...
-
道教门派
历通少林精髓五拳十八式,将其统纳于十段棉长拳之中,变战斗搏击之法为史上还有正一宗(祖師张道陵)、全...
-
武当派
武当派兴起于明代,由张三丰于湖北均县武当山创立,固称武当派、武当道。以供奉真武大帝为主神。其实,...
-
武当山道教教派
北宋以前,武当山道教无明显宗派区分。以其宗教行为而论,大体分为丹鼎派和符箓派。其明显的门派区分,应...
-
道家正一派
正一道支派。由清代龙虎山道士娄近垣开启,以江西龙虎山为中心。娄近垣《重修龙虎山志》卷二《官府》条:...
-
道教宣真派
道教宣真派又称乐舞生,自称为道教正一派的信徒,因为崇拜真武大帝而被称为宣真派,但《诸真宗派总簿》中...
-
道教蓬莱派
道教蓬莱派,亦称三丰祖师蓬莱派,属全真支派,相传创派祖师为吕洞宾与张三丰。蓬莱派的最初创派情况已经...
-
天下都城隍帝庙
天下都城隍位于山西省东南部长治县城东南25公里西火镇城隍岭(原名天紫岭)上,经唐、宋、元、明各朝皆...
-
苏州玄妙观
玄妙观,位于苏州市观前街,创建于西晋咸宁二年(公元276年),玄妙观极盛时有殿宇30 余座,是西晋时...
-
镇江三茅宫
1995年8月15日,位于辛丰镇横山凹道教圣地三茅宫内,香烟缭绕生辉,钟鼓磐鼎齐鸣,10多名道士身披...
-
苏州穹窿山上真观
位于姑苏城西20公里的穹窿山,钟灵毓秀,峰峦起伏,岭道纡曲,峻峭深幽,素有“吴中第一峰”之称。许多美...
-
道教领地之北岳恒山
很久以前已听说恒山 ,那是源于中国五岳的美名。对于一个不爱爬山的我而言,小山尚算一个挑战,更别说这...
-
长治市玉皇观
玉皇观位于长治市南宋树,是一座规模较大的道教建筑。创建年代不详,元、明、清均有修葺。山门为五层屋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