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一:
乾隆时期,上海沈衡章擅长拆字,找他测算吉凶的人络绎不绝。
一天,有一个罪犯夜间越狱逃跑了,捕役就去求他占测,拈到一个“鹦”字。
沈衡章说:“鹦鹉是会说话的鸟,舌头虽然灵巧但不懂自我保护,最终还会被人逮住放在笼中。并且‘鸟’字加一‘婴’,羽毛还没丰满,怎么能够逃远呢?犯人现在去得还近,赶快追捕还能够抓到。”
捕役问:现在犯人跑到哪里去了?沈衡章随意抬头看了一眼,瞥见一只麻雀蹲在屋后檐下,就说:“你可以到后面厕所中去找。”捕役遵照他的话,果然在屋后的一厕所中抓到了逃犯。
县令听说这件事后,对他很是佩服,赠给他一块横扁,上面写着“机测如神”四个字。这块扁一直挂在豫园清芬堂的西墙上,人们称为董事厅的那个地方,也就是沈衡章设摊测字之处。
故事二
有个人写一个“齿”字去问测字先生,说:“有一个人外出十多年了,请问他何时回来啊?”
测字先生说:“该人已经死了。”
那人问:“这是什么原因啊?”
该先生说:“太岁(歲)当头,外边重重险厄,最终归于凶字,不知他现在多大了。”求测的人说:“现在三十六了。”测字先生说:“必死了。天下之人,没有三十七个牙齿的,你现在问我,恰恰三十六,还能多吗?不能生还了。”
求测者突然哭了起来,说:“这是我弟弟啊,他出去十年了都没有归还,昨天一朋友回来,说他病重都不能写字了,就割一束头发,令其带回家让妻子改嫁,他后来死了,一贫如洗,朋友还给他入殓安葬了。这事情,我听朋友这么说,都不敢相信,特此来占卜,没想到真是死了,先生竟用牙齿数目便断出吉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