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时期插柳风俗是为了纪念“教民稼穑”的农事祖师神农氏,即客家崇拜的五谷神、五谷仙。其次,柳枝作为辟邪的吉祥物,习俗亦非常古老。贾思勰《齐民要术》载曰:“正月巳,取柳枝著门户上,百鬼不入家。”由此可知中华民族门户插柳的习俗不仅仅是在清明,正月巳日也有插柳袚除不祥、驱除鬼灵的传统。
所谓插柳以“明眼”,即使眼睛变得明亮。关于这一说法,大约起源于“青盲日”禁忌。而清嘉庆年间刻本《峨眉县志》则记,清明时妇女贴胜于鬓,名“柳叶符”。又浙江《临海县志》载,清明插柳于门,或簪之,谓之驱“香几娘”。所谓“香几娘”,盖指螫虫一类。同辟邪相近者,是避蛇虫之说。如河北《怀来县志》载清明“折柳枝插门,谓可避蛇虫。”
杨柳观音左手托着净瓶,右手执着柳枝,连拂净瓶中的甘露洒向人间,祝愿天下大平,社会和谐,个人吉祥,家庭福安。观音菩萨偏执柳枝,或许与观世音爱柳有关,另一层寓意则是取柳枝秀美易活的特性。传说曾经天下到处熊熊大火,眼看着成千上万的众生将葬身火海,观世音将柳枝连拂几点甘露。霎时间,烟火熄灭,众生得救,众人随之叩头跪拜谢恩。于是,观世音便成为世人爱戴和敬仰的神灵,万众顶礼膜拜、慈祥善良母性化身的菩萨。